近期,由于水运需求迅猛增长,加上运价上涨刺激,吸引大量船只扎堆到大藤峡上游码头装货,导致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滞航严重。自7月5日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工作专班进驻船闸现场,多措并举提高大藤峡船闸通航效率,日夜疏导通航。截至7月13日,船闸运行由原来每天过闸14—15闸次,提升到每天17—18闸次,创大藤峡船闸试通航以来的新高,挖潜提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桂平市,是西江水系黔江干流的最后一个梯级。现有船闸为3000吨级,年设计通过能力为5189万吨,其中下行通航能力为3741万吨/年。自2020年4月1日试通航以来,大藤峡船闸多次出现滞航情况,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多次协调项目业主、海事、航道、港航部门,采取加快航道整治、优化船闸调度、加强航道海事执法等措施,逐步提升船闸过闸能力,船闸运行由最初试运行4闸次/天,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加。可近年来,随着红花、大藤峡等水利枢纽的相继建成,大幅提升了黔江和柳江的通航条件。通航条件的提升也促进了水运需求迅猛增长。据统计,2021年和2022年船闸通过货物量分别为1747万吨、2258万吨,2023年仅1至6月通过货物量高达1521万吨。据介绍,今年以来,加上来宾、武宣等地水路运价明显上升,每吨运价35-40元,比南宁、贵港地区运价高出70%以上。运输需求增加和运价上涨刺激,吸引大量船只扎堆到大藤峡上游码头装货,导致船闸通过货物量增加,加重了大藤峡船闸通航压力,再加上下游待闸锚地没有及时建设,上行通行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滞航情况更显突出。最高峰时,每天上下游有1000多艘船只排队等着过闸,而每天过闸数量仅维持在100艘左右。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拥堵滞航的情况,多措并举提高船闸通航效率,积极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今年2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了大藤峡船闸通航协调会,协调落实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试通航后、大藤峡船闸年度停航维修前后的通航有关工作措施。3月份,会同广西海事局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大藤峡船闸通航保障协调会,组织开展大藤峡船闸夜间下行试航。从3月13日起,贵港海事局调整了管制措施,恢复黔江大藤峡船闸坝下引航道夜间通航,实现24小时通航。自实行船闸24小时通航以来,日运行次数由实行夜航前的10闸次提升至14闸次,每日过闸船只由原来的75艘提升至110艘。

  7月5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会同广西海事局组织贵港、来宾市交通运输局,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成立工作专班进驻船闸现场,制订挖潜提效工作方案,开展船闸运行各环节的记录分析、查找问题、研究对应措施等。同时,采取优化桂平、大藤峡船闸通航调度管理,缩短每闸次船只过闸时长;研究开展船舶同步移泊进闸试验方案;培训船员提高船只进出闸操作技能;完成船闸照明灯光亮化施工并启用等措施进行疏导通航。截至7月13日,船闸运行闸次由原来每天过闸14-15闸次提升到17-18闸,最高达到19闸,创大藤峡船闸试通航以来的新高,每天上下游过闸船只达到了130艘左右。        

  同时,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正在大力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二线三线船闸工程的前期工作。目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已完成,其余前期工件仍在加快推进中,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通过能力可超过1.1亿吨,总通过能力可超过1.6亿吨,将大大缓解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滞航问题。(黄必成 林炳勇)

上游船只正在过闸准备前往下游(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供图)
夜间正在过闸的船只(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供图)
工作人员上船宣传提高船只过闸方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供图)
培训船员提高船只过闸技能(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