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发展的交通路网
黎塘工业园区
位于宾阳县古辣镇的光伏发电场
稻田艺术画作
宾阳县勠力建设宜居宜业中等城市

  宾阳宝水绕城东,雨后观涛势更雄。

  党的十八大以来,宾阳县紧紧围绕“打造民营经济强县、构建现代化商贸名城、建设宜居宜业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突出抓好疫情防控、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改革开放、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实现了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

  他日运河连江海,炮龙故里写春秋。

  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宾阳县发展带来新机遇。宾阳县正在加快推进活力宾阳、实业宾阳、诚信宾阳、生态宾阳、宜居宾阳、幸福宾阳“六个宾阳”建设,以“龙腾宝水 奋勇争先”的炮龙“精气神”,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工业强 锐意改革 招大引强

  2021年年底签约、2022年5月一期项目建成投产、预计今年即可实现10亿元产值——这是广西晶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宾州产业园后刷新的“宾阳速度”。作为广西首家光伏组建生产企业,晶飞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装备,不仅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光伏组件所需铝边框、玻璃等均来自我区本土企业),还为合作开展光伏发电的村屯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是近年来宾阳县重点对接、高位推进的重点产业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宾阳县着力推进传统工业项目转型升级,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步形成聚集效应。仅今年上半年,该县就签约项目21个,计划总计投资额322.17亿元,其中风电光伏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等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07.56亿元。

  在持续“招大引强”的同时,该县还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级培育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队伍培育力度。目前,全县已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申请入库培育广西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源自宾阳县锐意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吸附力”。2020年3月,宾阳县全面启动黎塘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业园区与镇区实现了“1 1>2”的改革效应,“一枚印章审批、一个大厅办证、一支队伍服务、一个平台保障”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今年年初,该县由整合归并基层审批服务职责、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在南宁市率先实现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今年上半年,宾阳县新增登记市场主体3253户,市场主体存量达44591户。

  2 商贸兴 转型升级 拓宽渠道

  在宾阳县新桥镇大罗村的大罗工艺品有限公司内,造型精致的花盆、花篮等手工艺品正在装箱,准备运往欧美。近年来,该村一边升级传统产业,一边开拓销售渠道,小五金、农机配件、汽车配件以及高速公路护栏、交通灯杆、建筑吊塔等多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成就了“广西小五金之乡”新的辉煌。

  宾阳县是传统商贸强县,而大罗村又是该县商贸业发展的“具体而微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宾阳县牢牢抓住高铁经济、高速交通网络建设给该县现代服务业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打造商贸流通新业态,不断推动传统商贸业向专业化、集约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发展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做优做精:电子零部件产品、婴儿用品、医疗器械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优势产业逐步取代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的产业项目,外贸出口产品的“含金量”显著提升;

  做深做实:在引进中农联·桂中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专业市场,打造大型现代化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的同时,引导亿能居、金恩等传统商贸企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促进商贸企业向纵深发展;

  做大做强:做好对东林木业、新洋丰、百富电子等生产型重点企业的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龙头效应,并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走向更为广阔的海内外市场。

  2021年,宾阳县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家,累计达107家,电商网络交易额达8.86亿元;今年1—7月,该县实现外贸出口额6035.04万元,同比增长1.97%。

  3 稻花香 三产融合 民富粮安

  高铁列车穿过宾阳县古辣镇、中华镇一带连片种植的稻田,由各色水稻组成的稻田艺术画作给不少旅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年来,当地香米产业从单一的“种稻—卖粮”逐步发展成为“水稻种植全流程农机服务 品牌化加工销售 稻作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齐头并进的综合产业,堪称三产融合的标杆。2022年1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古辣香米”获授牌为广西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30多个香米品牌远销区内外,辐射带动全县多个村屯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目前,宾阳县正以古辣香米产业示范区为基础组织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着力打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样板、中国—东盟现代水稻产业创新研发基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传统产粮大县,宾阳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粮食产品和品质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该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不断提升数字化、机械化种养水平,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在露圩镇露圩社区,占地200多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周边村屯提供了150多个就业岗位,丝瓜、豆角等远销上海、深圳等地,这是该县蔬菜等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的一个缩影;

  在新桥镇民范村,正在建设的屠宰深加工和现代冷链仓储物流设施为与龙头企业合作养鸽的村屯带来新的希望。近年来,牧原、益豚、温氏、和盈等业内知名养殖企业落户宾阳,为该县养殖业注入新的生机;

  在古辣镇刘村,秸秆腐熟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等产业吸引了来自区内外的参观者。目前,宾阳县已培育形成100多个各类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3%,在提高农民的收入的同时有力维护了“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

  4 春风暖 传承文化 成风化人

  下课铃声响起,宾州镇凤凰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列队做操——这是该校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阳炮龙节”创作的一套“炮龙操”。“炮龙操”结合了舞炮龙的传统动作,既能锻炼身心、又传播了传统文化,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宾阳县认真梳理本土历史文化项目,总结出“龙腾宝水  奋勇争先”的炮龙文化、“厚重包容  领秀一方”的古城古韵文化、 “无负初心  成道宾阳”的宾阳·王阳明文化、“铁血昆仑  家国情怀”的昆仑关军事文化、“革命速度  勇创奇迹”的黎湛铁路文化等“五大文化”,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新时代文明创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该县拍摄制作了《宾阳·红色传奇》纪录片,全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宾阳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艰辛历程,程思远故居、梁瀚嵩故居以及中共宾永迁三县临时工委遗址等“红色记忆”在该部纪录片的影响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陈平镇的“陈梅古韵”、露圩镇的“非遗古镇·蓝衣故里”、甘棠镇的“醉美甘棠·印象斑江”等文旅融合品牌趋向成熟,宾阳万兴炮龙文化园、中国壮锦民族工艺产业园、大桥镇王阳明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加快推进;

  “中国好人”韦曰坚、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等“身边好人”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武陵镇留寺村委龙德村“信用积分”为代表的乡村治理模式方兴未艾。

  来源:《广西日报》